把脉官员“被腐败”现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3-20 浏览次数:2683

把脉官员被腐败现象

2013-03-20 10:52:06来源:林苑清风网

被动性腐败简称“被腐败”,是指一些官员在自己从政过程中思想如何受到社会世俗影响而蜕变,在个人利益、欲望面前如何经不起诱惑而由小贪发展到大贪的心理扭曲变态过程。被腐败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奈之举,实际上却透视了官员的腐败心理,也透视了一个利益冲突相对凸显的时代,腐败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氛围。诚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无论是腐败还是由腐败催生的潜规则,都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久而久之,腐败开始成为一种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成为社会中一种被人们接受或默认的价值。
一、脉象:被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被腐败是相对主动或者积极腐败而言的,其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并不比主动性腐败弱,同样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导致利益分配严重失衡,造成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严重损害党风和党以及政府的形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甚至进一步恶化;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损害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损害了社会的公德。从现行被腐败的表现形式上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在社会习惯中被“温水煮青蛙”。主要是指在社会习惯面前,心理逐步警惕失效,走上被腐败道路。中国是个人情大国,逢年过节都得“走动走动”,红白喜事都得“表示表示”。亲戚朋友找上门也不能太不近“人情”和太不讲“义气”了。于是,本该严辞拒绝的,却在一次次的“盛情难却”和“下不为例”中,拆除了应有的防线。而后随着人情往来的次数增多“表示”金额的增加也逐步习以为常。
2.在利益搏弈中被“赶鸭子上架”。主要是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敢违背上级“命令”,被迫走上被动性腐败道路。很多被动性腐败行为也许并不是腐败本人出于自愿,而是由于踏上了仕途这条船,上司接受了“好处”而要求下级按自己的“吩咐”做,做好后又被强行分给其“一杯羹”。即使下级极不愿意,但迫于上级的权力的淫威,那就只能想方设法把上司的“吩咐”落实好,进而无奈走上被动性腐败道路。
3.在集体腐败中被“紧箍棒圈死”。一些领导干部本身有较强的拒腐防变意识,但在一个单位、一个生活圈子里,由于其他人的腐败而被拉下水。集体腐败,不仅使人产生“法不责众”的错觉,而且大家都要,而你却拒绝,还往往要被戴上“搞个人主义”或“闹不团结”的帽子,甚至被排斥出相应的圈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领导干部身不由己,被动腐败。
4.在穷追猛打中被“一棍子搞定”。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掌握着重要资源的领导干部,本来有一定的拒腐防变意识,但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对其围追堵截,到单位、到家里甚至其他场所,与领导干部如影随形;或找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其他直系亲属甚至一切社会关系对领导干部施加影响,变着法子给领导干部行贿送礼。这样,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被动腐败。
二、诊断:被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诊断“被腐败”的病症性原因,主要源于官员的主观动因(即官员本身的思想动机状态和心理防卫能力)和客观诱因(即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侵蚀),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权思想作祟,“脑有顽疾”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长时期的封建统治,是皇帝或国王的家天下、私天下,官本位特权思想盛行,导致传统特权思想和贪渎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人,使其成为官员腐败的思想基础,并沉淀为官场潜规则。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千里迢迢来做官,都是为了吃和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等,都是这种官本位和特权思想的真实写照。
2.先进价值观退化,“心脉不正”
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引来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也使中国社会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冲击,一些国外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渣滓流毒感染了少数官员。受“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权钱交易、个性自由”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当权领导干部先进价值观退化,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是非思想薄弱,走上被动性腐败的不归路。
3.拒腐能力弱化,“气血两亏”
“气”乃浩然正气,“血”乃党性血性。部分领导干部攀比心理严重,对腐败行为的心理防卫失当,甚至于认为一些腐败行为是合理的。从而面对腐败,不敢横眉怒斥;面对与民争利,不敢拍案叫停;面对糖衣炮弹,不敢严词拒绝。丧失了浩然正气和党性血性,自然无法抵御腐败的侵蚀。
4.缺乏有效监督,“病症不显”
现行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尤其是权力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公民和社会对权力的监控力不足,致使腐败的隐蔽性较强,暴露的机会较低,不易被发现。“看得到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到”;“知情的不举报,举报的不知情”。现行长效监督机制实效性不强,实效强的各种专项检查长效性不够,导致腐败行为的潜伏期始终较长。
5.腐败成本较低,“讳疾忌医”
主要体现在当今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存在着概率不高和处理程度不重的问题。近年来曝光了一系列领导干部被停职、免职后低调复出从而引发争议的事件。究其原因,一是因公众监督而“下台”是对上级领导的人事任免决定的一种否决和讽刺。二是现行考核机制更注重政绩,相对较为突出的政绩,些许腐败在权衡之下被低调处理,甚至不了了之。组织和上级领导对部下过分“溺爱”使“官官相卫”成为一种既定事实,腐败成本的降低导致身负轻微腐败行为仍继续当权的领导干部对公众监督充满着忌讳和拒绝。
三、开方:被腐败现象的治理对策
有效预防和综合治理被腐败现象,必须对症下药,多措并举:
1.“熟读医经”,深化教育,增强官员拒腐防变能力
首先要丰富教育内容。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官员思想脉搏,围绕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党风党纪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典型案件通报制,对违纪违法案件予以通报,以儆效尤。其次要扩大教育范围。要明确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进一步明确廉政教育主体,要让全体官员都要受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廉政教育,并将廉政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党群之外。再次要创新教育形式,在坚持日常教育的同时,创新思路和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立体廉政氛围,使尊廉崇廉成为社会风尚,增强教育的长效性。
2.“内服外敷”,全面监督规范官员从政行为
   首先权力监督要法制化。必须加强监督立法,使监督行为按照法定职责进行,让腐败者无空可钻,要把反腐败斗争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法规,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使之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其次监督要科学化。要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使这个最直接、最准确、最有效的监督有章可循。加强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双向监督,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制度,发挥监督效能,确保不再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三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广泛性监督,建立健全对官员8小时内外监督方面的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把违纪违法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监督,确保领导干部在单位财务这一块不发生腐败现象;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大力支持群众行使监督权,依法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坚决维护群众的监督权;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加快新闻立法工作的进程,使新闻舆论监督有法可依,确保舆论监督的实效性。
3.“金针刺穴”,善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好预防腐败的“细节”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预防腐败,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各种重要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解决好那些可能导致腐败的“细节”问题。比如,通过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包括廉政档案、个人财产申报、个人道德诚信在内的官员廉政诚信信息系统;通过健全制度的“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使选举、表决、监督等行为更为便捷、简易,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推行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审批、进行网上跟踪和监督检查;通过工资卡、消费卡的使用,限制现金流量,使个人储蓄和消费做到实名制、真实化;实行网上举报,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等等。
4.“重症重医”,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发挥惩治的预防功能
   面对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查办腐败案件的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只有惩处有力,才能预防有效,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对于腐败案件,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手软。要健全腐败问题的发现机制,既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又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政策、纪律的综合作用,进一步完善对腐败的惩处机制。
5.“调气养神”,赋予廉政文化内涵,形成预防腐败的文化氛围
廉洁与腐败,既是一种从政行为,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预防腐败,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廉的文化氛围。当前,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让廉洁理念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帮助广大领导干部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气节,拒腐防变。逐步形成“不敢贪、不能贪、不必贪、不想贪、皆无贪”的良好社会局面。(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tway必威中文版 崇德楼116室电话:0514-87697073,